彩色沥青混凝土施工工艺涵盖材料准备、基层处理、混合料拌制运输、摊铺碾压、接缝处理及成品保护等环节,需通过严格温控、分层压实及防污染措施确保路面质量与美观性。以下是具体工艺流程及关键控制点:
一、材料准备与设备调试
- 核心材料
- 彩色沥青胶结料:通过沥青脱色或石油树脂调配制成,提供基础粘结性能。
- 专用颜料色粉:赋予路面丰富色彩,需具备耐候性、不褪色特性。
- 骨料与添加剂:选用与沥青粘结力强、耐磨性好的石料,并添加抗剥落剂增强耐久性。
- 设备清洗与调试
- 拌合站需彻底清洗拌缸、沥青输送管道,防止黑色沥青残留污染彩色混合料。
- 运输车、摊铺机、压路机等设备提前清洗,确保无杂质混入。
- 计量装置标定,确保色粉、沥青、骨料等材料配比精准。
二、基层处理与透油层施工
- 基层选择与要求
- 基层材料可为水泥稳定碎石、二灰碎石或沥青混凝土下面层。
- 水泥混凝土基层需处理为毛面,并切割缩缝(间距宜为4-6m),减少反射裂缝。
- 基层表面应平整、清洁,无杂物和油污。
- 透油层施工
- 喷洒透层油(如乳化沥青),渗透深度需达基层一定深度且不形成油膜。
- 透层油用量宜为0.6-1.0L/m²,增强层间粘结力。
三、混合料拌制与运输
- 温度控制
- 集料加热温度:160-170℃
- 沥青加热温度:160-170℃
- 混合料出厂温度:150-175℃(超过190℃需废弃)
- 到场温度:≥140℃(低于要求或离析、结块时废弃)
- 拌和时间
- 比普通沥青混合料多10秒,确保粒料和颜色均匀,无花白颗粒。
- 色粉人工辅助加入,每盘混合料色粉用量需提前计算并分装。
- 运输要求
- 使用18-20t自卸汽车,车厢底部及两侧涂油水混合液(柴油:水=1:3),覆盖防水篷布。
- 运输过程中温度降低不超过10℃,避免混合料离析。
四、摊铺施工
- 摊铺方式选择
- 冷料包装为吨包,用叉车将材料倒入摊铺机。
- 摊铺前30分钟加热整平板至80-100℃,摊铺速度控制在2.0-2.5m/min,确保全幅不间断一次性成型,保持色泽一致。
- 根据摊铺厚度计算每平米材料用量(压实密度:2.35吨/立方米)。
- 冷料袋均匀摆放,剪开包装袋倒出材料,用耙子和铁锹摊铺均匀、整平。
- 压路机静压1-2遍,人工找补麻面、坑槽,复压至表面平整无轮迹。
- 人工摊铺:适用于小面积或复杂区域。
- 摊铺机摊铺:适用于大面积连续施工。
- 特殊区域处理
- 雨水、污水检查井圈采用钢板覆盖,附近人工铺筑混合料并热夯。
- 摊铺过程中如有严重污染、离析、色彩差异较大的混合料,需清除。
五、碾压施工
- 碾压组合方式
- 初压:7-10吨双钢轮振动压路机静压1遍+轻振1遍,温度≥120℃。
- 复压:10-14吨双钢轮振动压路机振动碾压1-2遍,16-26吨轮胎压路机碾压2遍。
- 终压:10-14吨双钢轮压路机静压1-2遍,温度≥90℃,至无明显轮迹。
- 碾压原则
- 遵循“紧跟、慢压、高频、低幅”原则,避免过压压碎石料。
- 压路机水箱加洗衣粉润滑钢轮,防止粘料。
- 大型压路机距路缘石20-30cm,边缘用小型压路机补充碾压。
六、接缝处理
- 自然缝:两幅摊铺时采用自然对接。
- 冷接缝处理:切割松散混合料,涂粘层油后压路机在已压实路面行走碾压新铺面15cm,再压实新铺部分。
- 垂直接缝:摊铺结束前用3米尺检测平整度,切除不满足要求部分,切割面冲洗干净。
- 碾压顺序:横向碾压后纵向碾压,充分压实,连接平顺。
七、成品保护与开放交通
- 养护:碾压完成后断交7-15天,确保路面完全固化。养护期间封闭工作面,防止车辆驶入和人员踩踏。
- 开放条件:表面温度降至50℃以下,清除杂物后开放交通。若需提早开放,可洒水冷却降低表面温度。
- 防污染措施:施工后通车前防止泥土、杂物等污染,如有发生立即清除。